1、淬火后硬度低造成的原因有:
①淬火温度低
②淬火水压低,水量不够,冷却速度不够
③表面脱碳
④刚才的淬透性差
⑤残余奥氏体过多
预防或者防止措施:
①通过调整电压或机械参数提高淬火加热温度
②增大水压或者水温,提高冷却速度
③选用复合要求的材料
④采用淬透性良好的材料
⑤选用冷却性能好的介质,减少残余奥氏体或者提高回火温度
2、淬火后硬度不均匀:
①配水器反水或者堵塞
②感应器,喷水器与轧辊不同心
预防或者防止措施:
①降低水压或者喷水的角度
②调整好感应器,喷水器
3、轧辊下端软点过宽:
①感应器起步位置过高
②感应器,喷水器与轧辊不同心
预防或者防止措施:
①降低感应器的停电位置
②提高喷水
4、轧辊上端软带过宽:
①感应器停电过早
②感应器停止位置过低
预防或者防止措施:提高感应器的停电位置
5、轧辊上端边缘脱落(掉棱):
①感应器停电过晚
②感应器停止位置过高
措施:
①降低感应器停电位置
②降低感应器停电位置
③加保护环
6、淬火变形或者开裂:
①淬火时表面或者芯部温差过大,产生内应力
②淬火温度过高,加热速度过快,保温时间过长,冷却过于激烈
③加热过程中出现养活脱碳,回火不及时
④界面差别大,结构设计不合理,造成淬火应力过大,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
⑤高碳马氏体中纤维裂纹扩展成宏观裂纹
⑥原材料质量不良,含氢量超标
⑦锻造工艺不当
措施:
①正确选用材料,尽量选用变形开裂倾向小的材料
②优化淬火工艺参数,充分预热和选择冷却介质
③加热时采用涂料加以保护,避免表面的氧化和脱碳的发生,并在淬火后立即回火处理
④合理进行轧辊的机构设计,尽量减少轧辊截面厚薄悬殊以及形状不对称
⑤合理制定热处理工艺,淬火后及时回火,消除应力
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,并进行充分的去氢处理
⑦严格执行锻造工艺参数